声明

本文是学习GB-T 18640-2017 家畜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技术.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,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,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

1 范围

本标准规定了家畜(牛、羊、猪、犬和马属动物)日本血吸虫病临床诊断、间接血凝试验(IHA)、 病 原

学诊断的方法和程序。

本标准适用于家畜(牛、羊、猪、犬和马属动物)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、检疫、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效

果评价。

2 术语和定义

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。

2.1

日本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

由日本血吸虫感染人和动物所引起的疾病。

2.2

中间宿主 intermediate host

寄生虫在无性繁殖阶段所寄生的动物。

2.3

疫水 infected water

被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,具有传染性的水源。

注:本标准中专指含有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水。

2.4

adult worm

性发育成熟的虫体。

2.5

虫卵 egg

雌虫和雄虫交配后产的卵。

2.6

毛蚴 myracidium

从吸虫虫卵中孵化出的幼虫。

2.7

毛蚴孵化 miracidium hatching

虫卵转变成毛蚴的过程。

2.8

虫卵可溶性抗原 soluble egg antigen

虫卵裂解后释放的溶解于生理盐水的抗原分子。

2.9

间接血凝试验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

以红细胞作为载体的间接凝集试验。

GB/T 18640—2017

3 缩略语

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。

IHA: 间接血凝试验(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)

SEA: 日本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(soluble egg antigen)

4 材料与试剂

4.1 材料

竹筷、40目~80目的铜筛滤杯、260目的尼龙筛兜、500 mL
量杯、粪桶、放大镜、显微镜、吸管、载玻

片、盖玻片、取暖炉、水温计、盆、水缸、水桶、剪刀、闹钟、天平、脱脂棉、300
mL~500 mL 长颈平底烧瓶

或带顶管的塑料杯(500 mL~1000 mL)或500 mL 盐水瓶及与瓶口相配的10 mL
试管、家畜解剖刀

具、手术剪、止血钳、内径5 mm~10mm
的铜管或玻璃管以及与此相匹配的橡皮管、96孔 V 型微孔血

凝板(孔底角90°)、移液器及吸头、定性滤纸等。

4.2 孵化用水

自来水、河水、池水、井水等,pH
值6.8~7.2。处理方法如下:自来水,在盛器中存放8 h 以上;河
水、池水、井水等,加温至60℃以上,冷却;混浊的水,每50 L 水加明矾3 g~5g,
充分搅拌,澄清。

4.3 试 剂

日本血吸虫病IHA 诊断液为日本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 SEA
致敏绵羊红细胞或人"O" 型红细 胞,效价≥64。标准阴性血清,IHA
效价≤4,标准阳性血清,IHA 效价≥1280。生理盐水。市售或由 指定单位提供。

5 仪器

5.1 组织捣碎机(或高速分散均质机)。

5.2 显微镜。

5.3 解剖镜。

6 临床诊断

6.1.1 诊断原则

根据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症状进行诊断。

6.1.2 流行特点

容易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家畜主要有牛、羊、猪、犬以及马属动物。中间宿主为钉螺。流行区主要分
布于有钉螺孳生的长江以南十二个省(市、自治区);家畜因接触疫水而感染,大多数疫区的感染季节为
3月~11月。

6.1.3 临床症状

6.1.3.1 黄牛和奶牛主要临床症状

黄牛和奶牛主要临床症状如下:

GB/T 18640—2017

—急性型症状:多见于重度感染小牛,偶见于成年黄牛。典型症状为体温升高达40
℃以上,消
瘦,被毛粗乱,拉稀,便血,生长停滞,黄牛使役力下降,奶牛产奶量下降,母畜不孕或流产。特
别严重者肛门括约肌松弛,直肠外翻、疼痛,食欲不振,步态摇摆、久卧不起,呼吸缓慢,最后衰

竭而死亡。

——慢性型症状:消瘦,畏寒,被毛粗乱,拉稀,偶有便血,精神不振。轻度感染者可无症状。

6.1.3.2 绵羊和山羊主要临床症状

食欲减退,消瘦,腹泻,下痢,贫血,精神不振。严重者至衰竭而死亡。

6.1.3.3 水牛、马属动物、猪和犬主要临床症状

一般没有明显临床症状。重度感染者有腹泻,下痢,贫血,消瘦,被毛粗乱等症状。

7 间接血凝试验(IHA)

7.1 血样采集

7.1.1 血清:颈静脉或耳缘静脉采血1 mL~2mL,
静置自然析出血清或待血液凝固后3000 r/min~

5000 r/min离心10 min,分离血清,4℃保存。

7.1.2
血纸:在耳缘静脉采血5滴~10滴,滴于定性滤纸,于阴凉处晾干,放在干净白纸中,2
d 内检测。 也可保存于4℃冰箱1个月内检测。

7.2 操作方法

7.2.1 剪下1cm×1.2cm 血纸,加200μL 生理盐水,浸泡10
min,为血纸浸泡液。取100 μL 用生理盐

水作1:2稀释。

7.2.2 血清稀释:用生理盐水将血清作1:10和1:20稀释。

7.2.3
加样:取1:10和1:20稀释的血清或血纸浸泡液及1:2稀释的血纸浸泡液样品各25μL,加
入96孔 V
型微孔血凝板样品孔,每个稀释度样品加2孔。每块血凝板需设标准阳性血清、标准阴性血
清和生理盐水对照。

7.2.4 加诊断液:每孔加25 μL 诊断液,震荡混匀。

7.2.5 孵育:室温孵育1 h~2h, 然后观察并判定结果。

7.3 判定

7.3.1 判定方法

判定方法如下:

——红细胞完全不凝集,即全部下沉到孔底中央,形成周缘整齐、紧密红色圆点,为阴性(一);

——红细胞25%以下凝集,即75%以上沉于孔底中央,形成较阴性小的红色圆点,周围有少量凝集

红细胞,为弱阳性(+);


红细胞约50%凝集,即约半数沉于孔底中央,形成更小红色圆点,周围有一层淡红色凝集红细

胞,为阳性(十十):

-红细胞全部凝集,均匀地分散于孔底,形成淡红色薄层,为强阳性(十十十)。

7.3.2 判定标准

7.3.2.1
试验成立条件:当阳性对照血清全部为"++"以上阳性、阴性对照血清及生理盐水各孔均为

GB/T 18640—2017

"一"时,试验成立,否则试验不成立,需检查原因,重新试验。

7.3.2.2
在4个试验孔中有一孔出现"+"以上阳性时,被检血清判为阳性。

8 病原学诊断

8.1 剖检检查

8.1.1 虫体收集与观察

8.1.1.1
家畜剖杀后,从速剥皮,仰卧,剖开胸腔和腹腔,去胸骨。分开左右肺,结扎下腔静脉。

8.1.1.2
找出胸主动脉,沿血管平行方向开口,从离心方向插入带橡皮管的玻璃接管或铜管,并用棉线
扎紧固定。橡皮管的另一端接自来水龙头。

8.1.1.3
分离肾脏,将进出肾脏的动、静脉结扎;同时将左右两侧的髂动脉和髂静脉结扎。

8.1.1.4
分离肝门静脉,向肝一端用棉线扎紧,离肝一端沿血管平行方向开口,插入带橡皮管的玻璃接
管并固定。橡皮管的另一端接40目铜筛。

8.1.1.5
开启自来水并逐步加大水压。同时翻动肠和肠系膜以利于血管内水的流动。当橡皮管的另一
端出水无血色时,关闭龙头。

8.1.1.6
检查铜筛内是否有虫体。如无虫体,应仔细检查肠系膜静脉和直肠痔静脉是否有虫体。

8.1.1.7
将收集到的虫体置于解剖镜下观察。成虫形态特征为:雌雄异体,
一般呈合抱状态;口、腹吸盘 位于虫体前端;雄虫大小为(10 mm~22
mm)×(0.50 mm~0.55 mm),乳白色,腹吸盘以下虫体由两侧
向腹面卷曲,呈圆柱形;雌虫圆柱形,前细后粗,大小为(15 mm~26 mm)×(0.14
mm~0.28 mm),肠管 内含较多的红细胞消化后残留的物质而呈灰褐色。

8.1.2 肝脏组织压片检查

8.1.2.1
取出肝脏,肉眼观察。如发现肝脏表面白色结节,用眼科剪剪取结节,置载玻片上。每片可置
4个~5个结节。

8.1.2.2
取另一载玻片置结节之上,压紧,用胶布或橡皮筋固定。

8.1.2.3
将压好的载玻片置于低倍显微镜(10倍或40倍物镜)下检查。虫卵形态特征为淡黄色,椭圆
形,卵壳均匀,无小卵盖,卵壳一侧有一小棘,大小为(74μm~106μm)×(55μm~80
μm)。

8.1.3 肝脏虫卵毛蚴孵化检查

8.1.3.1 取肝组织10 g~20g, 剪碎,加入20 mL
孵化用水,用组织捣碎机(或高速分散均质机)

5000 r/min~10000 r/min粉 碎 1 min~2 min。

8.1.3.2 加入100 mL
孵化用水,混匀,均匀分成4份,分别进行毛蚴孵化。

8.1.3.3 孵化条件及毛蚴观察同8.2.3和8.2.4。

8.2 粪便毛蚴孵化法

8.2.1 粪样采集

8.2.1.1 采集新排出的粪便或直接从直肠中采取。

8.2.1.2 采粪量:牛、马属动物200 g, 猪100 g,
羊和犬粪40 g, 每份粪样需附上填好的送粪卡,送粪卡记
录内容包括:采集地点、饲养员或畜主姓名、畜别、畜名或畜号、性别、年龄、妊娠状况和采粪日期。

8.2.1.3 于采粪当天送到检验室。

GB/T 18640—2017

8.2.2 粪样处理

8.2.2.1
将每头家畜的粪样分3份,进行平行检测。每份检测粪量为:牛和马属动物50 g,
猪20 g, 羊、 犬10 g。

8.2.2.2
牛、猪和马属动物粪样,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下列方法中的一种处理:

——将粪样装入尼龙筛兜中,用自来水在搅拌条件下(用竹筷)淘洗至滤液清澈,沥干。

—将粪样倒入铜筛中,铜筛置量杯上部,加孵化用水,淹没粪样,用竹筷搅拌至稀浆状,捞出铜筛,
沥干后再次浸入,搅拌,如此3次。将量杯中细渣及粪水一并倒入尼龙兜中,用水冲淘洗至滤

液清澈。

——将粪样倒入铜筛中,铜筛置塑料杯(带顶管塑料杯去盖和顶管)上部,加孵化用水淹没粪样,用
竹筷搅拌至稀浆状,捞出铜筛,沥干后再次浸入,搅拌,如此3次。将塑料杯中粪样沉淀

15 mim 左右,倒去上层清夜的三分之二。

将粪样置于量杯或带顶管塑料杯中,加少量孵化用水搅匀,再加满孵化用水,沉淀15
mim 左

右,倒去上层清液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。

8.2.2.3 羊粪:无需处理。

8.2.2.4
犬粪:将粪样置于铜筛滤杯,铜筛滤杯置于尼龙筛兜之上,用自来水冲淋并用竹筷搅拌至滤液

清澈。

8.2.3 孵化

选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孵化,孵化条件为20℃~30℃、光照(日光或灯光):

——长颈平底烧瓶孵化法:将上述处理后粪样装入长颈平底烧瓶,加25℃左右孵化用水至瓶口下

4 cm~5 cm处,在水面加1 cm~2cm
厚的松软脱脂棉,补加孵化用水至高出脱脂棉约3 cm。

——塑料杯顶管孵化法:将上述处理后粪样装入专用塑料杯,加孵化用水至杯口。盖上中间有孔的
塑料盖,加满孵化用水。将顶管注孵化用水至管口1cm~2
cm,管口蒙一层薄薄的脱脂棉,倒

插入塑料盖孔中。

——顶管孵化法:将上述处理后粪样装入500 mL
盐水瓶,加满25℃左右孵化用水,将试管开口端
外围缠绕一定胶布(能插入盐水瓶瓶口且不漏水),试管内加孵化用水至管口1
cm~2 cm,管

口蒙一层薄薄的脱脂棉,迅速倒插入盐水瓶瓶口。

8.2.4 毛蚴观察

8.2.4.1 分别在孵育1 h 、3h 和 5 h,
进行观察。观察时,将孵化杯(瓶)向着光源并衬以黑色背景。每
个样品每次连续观察2 min
以上。如有怀疑,可用滴管将毛蚴吸出,置显微镜进一步观察。

8.2.4.2
血吸虫毛蚴肉眼观察特征:为针尖大小、灰白色、梭形、折光性强,在近水面作水平或斜向直线
折返运动。

8.2.4.3
血吸虫毛蚴显微观察特征:前部宽,中间有个顶突,两侧对称,后渐窄,周身有纤毛。

9 诊断结果

9.1 疑似

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的动物,出现6.1.2所述临床症状或间接血凝试验(IHA)
呈阳性。

9.2 确诊

8.2.4.2 和[8.2.4.3](https://8.2.4.3

GB/T 18640—2017

1个~5个毛蚴为+,6个~10个毛蚴为++,11个~20个毛蚴为+++,21个以上毛蚴为十十十十。

8.1.1.7 所述特征的虫体,或肝组织压片发现[8.1.2.3](https://8.1.2.3

8.2.4.2 和[8.2.4.3](https://8.2.4.3

9.3 阴性

8.2.4.2 和[8.2.4.3](https://8.2.4.3

8.1.1.7 所述特征的虫体,肝组织压片未发现[8.1.2.3](https://8.1.2.3

8.2.4.2 和[8.2.4.3](https://8.2.4.3

GB/T 18640—2017

延伸阅读

更多内容 可以 GB-T 18640-2017 家畜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技术. 进一步学习

联系我们

DB1306-T 223-2023 太行山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保定市.pdf